1. 首页
  2. 邯郸教育圈
  3. 曝光台

河北邯郸“校中校”,为何成了牛皮癣?

河北邯郸“校中校”,为何成了牛皮癣?

陈默/文

岳飞说:“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,天下太平矣。”以此为尺,量一下邯郸市的三所重点中学,中学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算是文官吧,若说他们不爱钱,不爱钱建那么多“校中校”干什么?而且,多少年了,像牛皮癣一样铲除不掉。

在邯郸,校中校的问题由来已久,长盛不衰。二中的赵都中学,三中的田家炳中学,四中的冀南中学。校中校的好处,与临时工异曲同工,与投靠日本鬼子的伪军一样,打仗时候你在前,出了事了你背锅。跟着我混,保证你吃香喝辣。200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《关于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严禁搞“校中校”、“一校两制”和以改制为名乱收费。十几年前教育部就已经明确禁止了,为何邯郸市的这些校中校,还在运营?幕后的利益链条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——明摆着呢。

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,人们夸张地描述政令不畅的问题,说一纸命令从北京传达到广州,需要一个月的时间。而如今互联网时代,通讯业如此发达,教育部领导的发声基层的人可以身临其境。而邯郸市负责清理整顿校中校问题的官员对此充耳不闻、视而不见,面对群众和学生家长的诟病,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。一个脱口秀演员玩笑说,成功的三要素是:不要脸→坚持→坚持不要脸。若果真如此,这些官员前途无量!

教育部三令五申,一再“严禁”,基层干部要么是秋风过耳,要么是出工不出力,提着自己的头发上天,看着很努力,其实一直原地踏步。其结果是,这么多年过去了,校中校依然故我,纹丝不动。规则由高层教育部门制定,再由基层教育部门亲手打破。拍扁搓圆,一切由你,权力的游戏运用之妙,炉火纯青:你是怎样做到的?请收下我的膝盖!

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,所谓“学博为师、德高为范”,身教重于言传。教育从业人员应该处处、事事做孩子的榜样。老师们常说,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,如果孩子反问老师和校长:教育部的文件你们十年如一日地不执行,你们是听话的孩子吗?试问这尴尬不尴尬?脸红不脸红?从现在流行的歌曲里可以了解民意,歌曲唱到“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”,难不成领导关于禁止校中校的讲话也是骗人的,当孩子们学会了质疑,谎言就被不攻自破:这届孩子不好带,而且以后越来越不好带。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群众的眼睛是贼亮的。邯郸市丛台区曙光路小学大门口的标语写着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,为了一切孩子”,这话写的很好,对照一下邯郸市的二、三、四中学,你们建校中校并且不肯剥离的原因,阴谋论一下:是不是再加一句“一切为了孩子(的钱),为了孩子的一切(钱),为了一切孩子(的钱)”?当然,你们没有那么坏,莫急莫急,坐下!哎!——

“口口声声说爱我,却骗我零花钱!”,多么痛的领悟!

要摒弃校中校了,据说这次又是认真的、动真格的。教书育人的地方,不可以带头说谎,孩子们说,说谎的人会长出长鼻子,试想,各位校长开会时候,各自举着长鼻子,就和功夫茶的壶嘴一样,岂不可笑。两人欲握手,碍于鼻子相阻,握手不得。未出堂前三五步,鼻子先到画堂前;几回擤鼻长难到,留得汪汪两道泉。开会时候由于鼻子长,领导讲话和代表发言都是超重低音,诸位自行脑补,发挥想象,情景是不是很好玩?

个别基层部门办事规矩被人嘲讽:大事开小会,小事开大会,重要的事不开会。这次开会不大,怕是真的真的要动真格了。

但存夫子三分礼,不犯萧何六尺条。邯郸市的第二、第三、第四中学,关于校中校的问题,应该对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部署保留最起码的敬畏!​​​​
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geedu.com/1253.html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vipsupeng@126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